
您现在的位置: 主页> 育儿经验>
宝宝睡觉总是爱踢被子,怎么办?
- 2019/9/5 17:24:00
- 来源: 喜喜月子
- 阅读: 300
入秋以来,气温陡然下降,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感冒。这时候最让家长们苦恼的是,晚上宝宝爱踢被子,盖上被子后,有时宝爸宝妈一觉醒来,小宝宝把被子踢一边了,赶紧起身盖上被子。盖也不是,不盖也不是,大人休息不好,一晚上折腾好几回,还担心宝宝着凉感冒。
小宝宝爱踢被子,是什么原因呢,怎么解决呢?下面来跟月子中心育儿专家一起了解一下吧!
宝宝踢被子的六大原因
1、首先是大脑过度兴奋。宝宝大脑发育不成熟的,缺乏对身体控制的能力。当大脑接收到外界环境各种刺激时,容易产生过度的反应,表现为伸胳膊蹬腿。尤其是,当环境中灯光太亮、声音太嘈杂或睡前吃得太饱等,更容易导致宝宝睡不安稳来回踢被子。
2、其次是太热了。与成年人相比,宝宝新陈代谢旺盛,血液循环速度快,体温也高。而父母,却总是担心宝宝受凉,给他们垫得厚,裹得严。宝宝感到闷热不舒服就会踢掉被子。
3、第三,大一些的宝宝,与父母同睡一张床时,活动范围受到限制,就容易通过踢被子来活动腿脚。
4、第四,宝宝晚上憋尿,也容易踢被子,主要表现为一会儿翻来覆去的折腾,一会又安静下来。
5、有吃夜奶的习惯。宝宝小时候晚上想吃奶时腿部力量没有那么大,一般不踢被子。慢慢长大了,腿部肌肉有劲了,宝宝晚上一醒,就想吃奶,吃不到就会哼哼哭闹并且踢被子。
6、除此之外,宝宝过于频繁踢被子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。比如佝偻病。这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缺乏维生素D或者钙导致的常见病。患佝偻病的宝宝,容易出汗、烦躁和惊醒,睡觉时就更容易踢被子,应当引起家长的重视。
宝宝踢被子 如何解决?
了解了宝宝踢被子的原因,爸爸妈妈就可以对症解决啦。
首先,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氛围。昏暗、宁静的睡眠环境是最好的。爸妈要注意,睡前不要逗宝宝太兴奋,并且尽量避免让宝宝刚吃饱饭就睡觉。这样既能减少对宝宝的刺激,也能让宝宝渐渐产生对夜晚的认知,养成白天活动,晚上睡觉的习惯。
其次,要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,或者根据温度变化及时更换宝宝的被子。如何判断被子的厚度是否合适呢?家长可以在宝宝入睡后,摸一下宝宝后背。背上没出汗,身体不凉,说明温度合适。爸妈如果担心宝宝踢掉被子着凉,可以给他穿一件宽松柔软的睡衣裤或长背心。注意,千万不要把宝宝裹成粽子。因为,那样不仅限制宝宝的活动,还严重影响睡眠质量。
第三,针对大宝宝因活动限制而踢被子,我们提倡宝宝从小自己睡小床,和父母同屋不同床。这样,既便于父母夜间照看孩子,又互不影响睡眠。
第四,如果宝宝因憋尿引起睡觉不安稳,那就定时叫醒孩子排尿。
如果宝宝很容易出汗,又频繁蹬被子,爸爸妈妈就要小心宝宝有生病的可能。及时记录宝宝生长发育的速度,详细观察有没有多汗、烦躁、夜惊或睡眠不实。如果真的是这样,尽早带宝宝到医院就诊。
晚饭吃得多。俗语说得好“要想小儿安,三分饥和寒。” 很多长辈生怕宝宝饿着,不管宝宝吃不吃,总是硬塞给宝宝很多食物。尤其在晚上,如果宝宝吃得过多,就会加重肠胃负担,消化不良,晚上宝宝就睡不踏实,容易踢被子。
晚饭少吃肉类等蛋白质过多的食物,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,给宝宝一个舒适的肠胃,肠胃舒服了,宝宝晚上就不会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,不停地踢被子了。
- 上一篇: 宝宝胃口不好一定是消化不良吗?宝宝消化不良怎么办?
- 下一篇: 宝宝眼屎、鼻屎、耳屎怎么清理?